許琳茵傳道
2025年6月15日
上帝給予父親的任務
現代社會有種說法「生仔要考牌」,特別是用來指出一些家長沒有做好父母的角色。以往如何教育兒女是屬於家事,有什麼問題也不容易廣傳開去,相比今時今日,媒體資訊發達,親子間在街上發生的小插曲,一經網絡圖文並茂的廣傳,也可能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眾人都可以成為專家一樣,發表自己對於「如何做稱職的父母」的偉論。「生仔要考牌」除了表達社會大眾對父母這個身份的要求高了,其實也代表大眾認為透過學習,可以讓人更懂得做稱職的父母。而學習的途徑和對象可以在哪裡找?哪個人又可以有權威去定下作父母的合格標準?
社會大眾對父親的要求可以各有不同,甚至乎有些要求會受資源限制,當作父親的努力去符合社會的期望後,卻很多時會發現沒有如想像般使家庭得到幸福。就如很多拼命工作而犧牲親子時間的故事一樣,父親為子女供給一切物質,唯獨沒有把相處時間留給子女,做了很多卻沒有滿足最大需要。所以社會的標準看似很合理,但卻是沒有保證。
作為基督徒,我們可以試從聖經中找到上帝對於父親這角色的求要,相信這才是最有保證的。在申命記六章4-5節提到律法的總綱是「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接著是一個很重要的吩咐,就是第6-7節提到「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這是作為父親在家庭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在任何場境下把上帝的話教導兒女。別以為這只是關於信仰的教導,其實這正正解決了華人家庭常出現的狀況:父親太少跟子女交談,以置不懂得表達愛,造成隔膜。如果只要求父親與子女交談,卻沒有主題內容提供,大概大部份父親都會覺得不知道有什麼話題適合向子女分享。工作嗎?沒有什麼有趣的事,只有一堆苦水和辛酸。時事?孩子太小也不會明白。像和朋友平時「吹水」的內容嗎?可能大部份都兒童不宜。所以父親不懂和子女溝通,也沒有什麼內容可以對子女分享,剩下的機會就是發現子女出問題時才出聲指責。而上帝不單為父親們製造親子時間,也提供了合適的題材——聖經。上帝的吩咐在聖經中更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有故事,有規條,也可以有個案研討,適合不同年齡的親子分享。
其實聖經也可以成為「如何作個好父親」的教材,內容豐富,有反面教材的例子,也有正確示範,更充滿著上帝對人的愛。能在聖經裡看到無形的神都能夠向人傳遞愛,作為「有型」的父親又怎會不懂得向子女表達愛呢?
今天是父親節,祝願各位父親與子女能在上帝的愛中彼此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