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2日-大齋期與簡樸月的再思
在教會年曆中有「大齋節」或稱「預苦期」的節期,意義就是記念耶穌進入耶路撒冷,順服上帝所給予的任務,為地上所有人而捨命。大齋節的拉丁字意思就是四十日,英文稱大齋節則為Lent。今年的聖灰日是2月22日(星期三),計算方法是由復活節日前數上四十天,中文可譯作「預苦期」或「四旬期」(不計六個主日)。從這天起至復活節前,教會稱為大齋節期。
一般教會傳統大齋節的意義大致可以說是,在春天舉行禁食、祈禱、默想和修煉靈性生命,與及攻克己身的時間,有些基督徒在守這節期時甚至會食素、戒酒的行動配合。全期也有四十晝夜,像主耶穌在曠野40天受磨練一樣。
「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徒20:35)這句「施比受更為有福」是基督徒常常聽到和接觸到的句話。這句話對常聽的人來說,會否已聽到沒有什麼行動回應?
教會鼓勵眾彩蒲家人在這節期內以默想主耶穌的捨身救人及服事人的精神,透過日常生活的簡樸操練,記念耶穌的工作及體恤別人的需要,而作出具體行動回應,支持有需要的人。耶穌在傳道工作時,常常體恤人的需要,無論是身體各樣疾病、生活需要、靈性需要,祂都是以人為本,當人有不同需要時,祂都是以別人之需要為優先,使人的需要先得到滿足,這就是「基督捨己精神」。是我們要用一生去學習和實踐的。
彩蒲堂已多次在這期間進行「簡樸月」操練,目的是讓肢體更深體會耶穌為我們受苦及效法耶穌的捨己救人精神,也藉此讓肢體可以具體地實踐愛主愛人的行動;牧師將以三個重點作為彩蒲家人對這節期的再思︰
思想個人與神有更親密關係,在2月22日起每天抽出時間用心讀經和默想神的心意,也藉禱告生活,與神建立更親密關係,時時傾心吐意。
思想個人靈性生命中仍有未除掉的軟弱和盈餘的邪惡,藉多一點時間的深層反思,心中會憂傷痛悔及以行動認罪悔改,在禱告中倚靠耶穌,再次立志不容易犯罪。
思想別人的需要,如保羅教導腓立比教會,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我們可效法好撒瑪利亞人一樣,照顧有需要的人。肢體在這段時間,可透過簡單飲食或禁食之操練,把花在飲食上的金錢節省下來的,作為支持有生活需要的人或是基督教機構。今年,我們準備把所收集的奉獻作為海外教會(緬甸一間教會)宣教之用。
很多國家在物質豐富的環境裡,是有人活在貧困中,須要有人伸出援手來協助,鼓勵彩蒲家人在這段時間可把節省下來的金錢投入教會的奉獻箱,而教會將把收集的款項,將以教會名義全數奉獻給緬甸一間教會。
我們知道一切所有都是主給予的恩典,若不是神賜福予我們健康和工作能力,我們是一無所有的。當我們開始學習關懷別人的需要時,神能夠將更多的種子賜給我們,「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糧給人吃的,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上帝。」(林後9:10-11)
求主感動彩蒲家人,在這大齋節期和操練簡樸月期間,彼此學習一個簡樸和施與生活,顧念有需要的人,讓彩蒲家人能榮神益人。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