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5日 - 耶穌對我講比喻
比喻可以說是「一個帶有屬天意義的屬地故事」,但卻不足了解耶穌的比喻,比喻在矛盾間對我們歷世歷代研讀聖經的人直接對話。以下筆者試從馬太福音(太十三10-17) 中的「耶穌為甚麼講比喻」說明一些比喻給我們知道甚麼人能明白天國的道理。以下馬太福音十三13-17會以交叉結構重新排列:
A 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
B 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
C 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
D 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
E 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
F 耳朵發沉,
G 眼睛閉著,
G’恐怕眼睛看見,
F’耳朵聽見,
E’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D’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
C’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
B’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
A’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
從以上的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到跟從耶穌的門徒是極具獨特性,從第十三章的經文主體對象由「他們」(即在場的所有人) 轉向到「你們」(一班真正跟隨基督的人),而天國的福氣和奧秘就正正要賜給那些跟從耶穌基督的人,也就是祂面前的門徒。另經文的14-15節部分引用了聖經以賽亞書六章9-10節 (七十士譯本) ,當時因人們不聽上帝的話,以致國破家亡的一番話。
另作者馬太將馬可福音四章12節的「叫」( hina ) 轉為「因」( hoti ),[1] 由一個假設語氣 (「叫」他們……),也暗示外人不理解比喻是出於神揀選的作用改為「因」,說明了當日民眾沒有屬靈的靈敏度,雖是有眼,卻看不見。「因為」的意思就是表明了人不肯「用心聽和用心去看」。
耶穌講比喻不單單是傳遞或掩蓋信息,也就是對聽眾們發出挑戰,提出已經來臨的天國和終末要帶來的完滿信息,要給當今的我們 -- 跟隨基督的人將信仰實踐出來,在咄咄逼人的話語中卻叫我們的生命有所蛻變,榮耀在天上的父。那今天你會怎樣回應耶穌的比喻 (聖經) 呢?
[1] 太 13:13 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 可 4:11 耶穌對他們說: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 可 4:12 叫他們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