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年4月4日 - 基督徒與清明節

「每逢佳節陪思親」,而對基督徒而言,「清明時節陪憂心」,原因心裡作難,去又難不去更難。不知如何面對。幸好!牧師家庭已是信主的,所以沒有正式的難處。有一次經歷,就是我母親離世時,父親在潮州買了墓地,為安葬母親和日後父親自用同葬之用。當時,要面對一些鄉下長輩,安葬母親骸骨時,就爭辯要拜祭燒香和擇吉舉行,牧師向父親堅持只用基督教儀式為母親安放骸骨,因為我們是信耶穌的。父親都明白,但面對鄉親長輩的壓力,最後共識是先做基督教儀式,然後我們回酒店休息,讓長輩繼續下一場。現時,牧師是非定期回鄉掃墓的。


4月4日(復活主日)剛好也是清明節,不少肢體都要與家庭成員一起,前往掃墓,有些肢體可能會存著疑惑,究竟掃墓時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中國人重視孝道,而聖經十誡中也教導我們要孝順父母。「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20:12)在這節期,基督徒與未信主的家人去掃墓時,可以如何參與?我們不能逃避不去掃墓的,但在掃墓的過程中,有些祭拜儀節又要有所禁忌。因此,牧師建議肢體如何參與掃墓過程,希望與未信主家人保持關係和留下美好見證,日後有機會傳福音領他們歸主。與未信主的家人常保持良好關係是必須的。


「掃墓」是代表對前人一種懷念,也是家人相聚團契的時刻,所以基督徒應樂意出席參與,免得被未信主的家人看我們為異類或是不屬於這家庭圈的人。在掃墓過程中,我們可以做的,包括︰

1. 事前的工具準備,協助除草和油漆

2. 準備雨傘,以便遮陽擋雨之用

3. 購置多款食物和飲品,以便自己可以不用食祭偶像之物,也能與家人一同分享

4. 可以帶備一扎鮮花,以表孝行和追念

5. 多主動與家人談及去世的親人之事跡,作為追念前賢的回顧,也能強化家人間的交流

6. 可以在墓前靜默思念和獻花


而掃墓中,也要留心的事,包括︰

1. 不參與燒香燭冥鏹的事

2. 不參與跪拜行動,可以站立默禱

3. 若是能行,不食祭偶像之物

4. 不要在掃墓過程中,表現不耐煩,表露不喜悅的樣子(會失見證的)

5. 不要袖手旁觀,十指不動,格格不入的表現(讓家人失望和誤解基督徒是不孝和無愛心)


當然,我們要強調父母仍在世上時要盡所有的孝順行動回應,供應物質和關懷問候,不要等待去世後才做一些使自己安心的事或是表面的行動。求主幫助眾肢體,在任何節期中,仍活出基督徒應有的行為見證,榮神益人!


最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