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5日 - 真正的守望者
耶利米先知是一個真正的守望者,在他作先知的年間,神的話這樣臨到他的身上說:「他們在猶大城邑中和耶路撒冷街上所行的,你沒有看見麼?孩子撿柴,父親燒火,婦女摶麵做餅,獻給天后,又向別神澆奠祭,惹我發怒。」(耶7:17-18) 結果帶來了國之將亡,神怒氣和忿怒要全然傾倒,因為父神所揀選的子民不論是男與女,長到幼都成為敬拜、事奉別神的人。
這使我想起了心理學家詹姆士‧福勒 (James Fowler) 的著作Stages of Faith (信仰的六個階段)。[1] 當中的第一個階段「直覺性、投射式的信仰」(Intuitive-Projective Faith)會因應不同的生活例證、情緒行為和與他們相關的成年人所帶動的信仰生命故事產生了化學作用,而且極具影響力。[2] 其實不單是以色列人,在過去歷史至今天的信仰群體都是一樣似的。那可想而知,家庭的成長對於一個人確實是非常重要,而教會--屬靈的家也相倣。
作為當時屬靈的領袖—耶利米,他究竟在做什麼呢?我們看到他為所愛的人祈禱,而且不斷的宣講父神的心意,更作為生命的模範,在困難與逼迫中成為了真正的守望者。雖不能影響全部的人,但由上至下、由掌權的至平民百姓確有一些人願意傾聽、跟隨。結果,父神帶來的保存在怒氣和忿怒的傾倒過後「果然成就」。可見一個真正的守望者是非常重要,那你今天會怎樣選取呢?
[1] Stages of Faith (信仰的六個階段) 分別有6個不同的階段: 1) 直覺性、投射式的信仰(Intuitive-Projective Faith) 2) 構想性、字面式的信仰(Mythic-Literal Faith) 3) 歸納性、傳統式的信仰(Synthetic-Conventional Faith) 4) 獨立性、反思式的信仰(Individuative-Reflective Faith) 5) 整合的信仰(Conjunctive Faith) 6) 整全的信仰(Universalizing Faith) [2] 參 李道宏,《為主贏回第二代》(休斯頓:美國福音證主協會,2011年5月),41。& Downs, P. G., “Is Faith Staged?: James Fowler Says Everybody’s Faith Goes through the Same Predictable Patterns”. Christianity Today, 30 no.15 (Oct.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