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日 - 喫奶與喫乾糧的分別
聖經的教導是充滿激勵和正面的話,且推動信主的人生命要成長。問題是聽的人如何吸收或有沒有正確態度去聆聽,然後把所聽的道,加入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在教會中,必有這喫奶和喫乾糧的基督徒,但隨著日子過去,喫奶的基督徒是否有長大而且漸趨成熟就不一定了。我們從希伯來書作者的教導中,就發現有些信了主的人,信仰生命沒有隨著學習的日子進步和成長,整體生命表現仍屬喫奶期的嬰孩。「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上帝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並且成了那必須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來5:12-13)我們都知道凡是喫奶的嬰孩不能承擔任何事,只是被餵養和受照顧階段,也是自我中心的,當有需要時就會大叫大哭,吸引人的注意力,目的就是讓人回應自己的需要,在嬰孩心目中,其他人的事是不需理會。
若在教會中有大批只能喫奶而沒有隨著日子成長的基督徒,會有什麼影響呢?教會正正需要更多急起直追又持續學習屬靈事的基督徒,讓生命按照時間正常生長,而且持續強壯,不用再回頭學習基本的信仰階段,如:我怎樣才是得救的人?我怎樣才算信耶穌?有沒有人來關顧我?究竟世界上有沒有神?若是信了耶穌十年八載的基督徒發問這些問題,是否靈性大倒退呢?教會如何發展和復興呢?
彩蒲堂已慶祝35周年慶典,在教會裡,必定有初信者和已信了相當日子的會眾,究竟喫奶和喫乾糧的比例是多少呢?肢體可自行界定個人是什麼階段的。各人透過聖靈感動和提醒,必有所反思,教會需要有按正常日子而成長的基督徒,該學習的時候就努力學習,一段日子後,就要能夠成為教導人的人或至少可以在主裡自我學習成長,而不是長期需要人照顧和呵護的自我中心的基督徒。聖經教導我們是要殷勤不懶惰,要長進而不退後,更要在基督裡持續長大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生命的特徵就是會長大和成熟,透過生活中處事和面對困境的表現態度,就知道信仰根基是否穩固和有否進步。喫奶階段是最為享受的,人人都關注他,滿足他一切所渴望的,如珠如寶的呵護備至,但生命是成長而不停止的,要成為喫乾糧的人。
「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來5:14)持續扎根才能成長成熟,這是彩蒲人所要邁向的目標,喫乾糧的是長大成熟的基督徒,不會容易被騙和被搖動,能夠有所分辨,不會羊群心態,失理性判斷。我們信仰生命需要「心竅習練得通達,為的是能分辨好歹」基督徒透過教會生活和不同課程的栽培,也藉著每週的聚會和肢體相交的小組生活,過程中,生命必有所調整,更新改變,無論對靈性和悟性的事,將有正確的判斷,因為我們行事為人的標準都會以聖經為基礎,不會反聖經其道而行事。信仰過程是有真理的持續學習,成為生活的習慣,這可以說是「習練」,不自我滿足或停止了學習真道,且在日常生活中能純熟應用神的話面對任何困境,能正確判斷而處事,彰顯合神心意的行動,這是喫乾糧的基督徒表現。教會需要更多不願安於現狀或樂意離開安舒區的基督徒出現。求主預備和感動肢體願意渴望成長和追求生命成熟,忘記背後而努力面前,向豐盛生命踏出新一步,成為喫乾糧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