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 - 成為「使命宣教」群體
「宣教」(mission)源自拉丁文 missio,意思是「差遣」,在16世紀以前是沒有將福音傳給外邦的意思,當時通常指涉聖父透過基督在聖靈裡向世界展開的創造、護理與救贖的行動。及後在耶穌會積極開拓下,逐漸為 missio 賦予現代的宣教意義。近代宣教神學以這個用語強調,在創世之初神已經開始宣教的工作,故此宣教不只是人類的活動,而是具有神學的意義。[1] 就在聖經和歷史的共證下,讓我們可以看到神、人的協作,從太初到現在都從沒有更改。而今天,教會就正正處於一個很重要位置,她要作為父神差遣門徒出去,使人成為主的門徒,讓福音傳遍地極的一個好管道。 「彩蒲堂」是一間屬於五旬宗的教會,而五旬宗更代表著一種靈性和佈道或宣教運動,根據《基要真理》,教會主要存在理由也就是為了大使命,當中包括:(1) 作為全球歸主的媒介,(2) 作為讓人一起敬拜的團體,(3) 建立一個日漸活出基督樣式的聖徒群體。而教會的主要職事是:(1) 普世歸主,(2) 敬拜神;和 (3) 建立一群效法基督的聖徒。可見佈道、傳福音就是教會存在的主要目的和職事。[2] 每一個信耶穌的人,都要成門
2020年9月27日 - 聖餐的意義和反思
經文︰林前11:23-32 引言︰馬丁路德把聖餐形容為“可以嚐得到”的福音。 I. 聖餐的意義 ※是親密的關係彰顯 1. 為的是記念主(林前11:23-25) ※聖餐不是為贖罪,而是記念主所成就的救贖大恩 2. 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林前11:26) II. 聖餐的反思 ※不要把聖餐變為程序或宗教儀式 問題思考/小組分享: 1. 教會為何要定期舉行聖餐,意思是什麼? 2. 為何聖餐要有省察時間,通常你的內容是什麼? 3. 是否一定要洗禮後才可以領聖餐? 4. 牧師或傳道為餅杯祝謝後,兩者會否有所變化? 5. 只嚴於洗禮要上課,而忽略教導領聖餐要嚴肅,對信仰會有什麼影響?
2020年9月27日 - 家事報告
教會已恢復實體晨禱會,但仍暫停所有實體主日崇拜、聚會及課程,改以網上直播進行,直至另行通告為止。主日崇拜之連結已於各群組發佈,未能同步參與的肢體,可之後上網收聽講道錄音。請肢體留意教會最新之公佈。 教會正堂及分堂暫停對外開放,如肢體需要到訪或協助,請先聯絡同工,以便作出安排。 急需口罩的肢體,請聯絡會友部周鳳琴堂委登記領取,每人每週限取一份,不得轉讓。如有問題,請與同工聯絡。 靈修部於2020年讀經積分獎勵計劃(舊約),本週讀經範圍︰賽五十四至耶九章。已完成讀經計劃第四階段(8-9月)之參加者,請於10月11日前通知小組長或向潘麗容幹事登記,於回復實體崇拜後,再將記錄冊交回。另第五階段(10-11月)讀經冊已放於教會入口處之書架上供領取。 查經班繼續於逢週二上午10時至11時30分以Zoom於網上舉行,由林牧師親自主領,鼓勵各小組組員及慕道朋友參加。有興趣參加者,請聯絡 林牧師。 Facebook大組式小組分享繼續於逢週一晚上8時30分於網上舉行,鼓勵各小組組員及慕道朋友加入教會Facebook群組。查詢︰許琳茵傳道。 陳韶彤福音幹事於9月28至
2020年9月20日 - 佈道人生(四) - 「藉」口
經文︰出3:1 – 4:17 引言︰ 猶太拉比:「因為你帶領人的羊群尚且顯出慈愛,你一定可以帶領我的羊以色列人!」 肯定自己的能力 肯定自己的認受性 肯定自己是父神所恩召 總結: 你也要帶着牧人的杖,用它施行我向你顯過的神蹟。」(出 4:17, 新普及譯本) 今天父神要使用我們,以我們「本有的」去改變世界。讓我們一同拿起這牧人的杖吧,AMEN! 思考問題: 你認為自己有甚麼個人的長處?這長處在人與人的相處中產生了甚麼的化學作用? 你認為「傳福音的口才」是怎樣得來的呢?可以透過訓練而得嗎?你又願意接受這訓練嗎?為甚麼呢? 當我們信了主耶穌後,你「確認」了自己得到了甚麼的身份嗎?那是甚麼呢?(參 約1:12,彼前2:9-10) 你認為跟別人傳講福音最困難的是甚麼?那我們怎樣可以克服這(些)困難呢?
2020年9月20日 - 守護自己的心
在疫症期間,大家的抗疫意識漸漸被提高,生活習慣與平時都有所不同。為何會有這些改變呢?因為想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疫症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有防疫意識,免得感染肺炎。另外,也需要留意守護自己的心,心如器皿,也是身體裡的重要器官。箴言書作者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或譯: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為何守護自己的心是重要的呢?因為一生果效是由心發出的,可以影響你我一生的路。我們要留意心在裝載什麼,已充滿了什麼?不要什麼事物都往心裡塞,免得因吃不消而自討苦吃。 如何可以守護自己的心?人是由靈、魂、體結構而成的,也是從神而有的,心也是應該專屬神。可惜,魔鬼時常虎視眈眈,我們的「心」漸漸成為了被爭奪的戰場。在我們日常所面對的事情或所處的環境中,都會使我們的心煩擾不安。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想怎樣,或不知道如何去想的。在這情況下,將令我們失去方向和不知所措。而這時候,魔鬼就容易在我們心裡撒下不好的種子,擾亂我們正向思維,使我們陷入在更差的光景中。所以,箴言中的智者教導人要保守自己的心,勝過保守一切。詩人大
2020年9月20日
教會已恢復實體晨禱會,但仍暫停所有實體主日崇拜、聚會及課程,改以網上直播進行,直至另行通告為止。主日崇拜之連結已於各群組發佈,未能同步參與的肢體,可之後上網收聽講道錄音。請肢體留意教會最新之公佈。 教會正堂及分堂暫停對外開放,如肢體需要到訪或協助,請先聯絡同工,以便作出安排。 急需口罩的肢體,請聯絡會友部周鳳琴堂委登記領取,每人每週限取一份,不得轉讓。如有問題,請與同工聯絡。 靈修部於2020年讀經積分獎勵計劃(舊約),本週讀經範圍︰以賽亞書賽三十二至賽五十三章。 查經班繼續於逢週二上午10時至11時30分以Zoom於網上舉行,由林牧師親自主領,鼓勵各小組組員及慕道朋友參加。有興趣參加者,請聯絡 林牧師。 Facebook大組式小組分享繼續於逢週一晚上8時30分於網上舉行,鼓勵各小組組員及慕道朋友加入教會Facebook群組。查詢︰許琳茵傳道。 教會於9月舉行「中秋同心廣傳福音」,推動肢體在中秋佳節向家人和朋友送上主的祝福並分享福音信息,詳情可參閱海報及Facebook群組的示範片段。教會將提供福音包給參加肢體,可連同各自預備之中秋禮物一併送出。
2020年9月13日 - 會 · 崇拜
經文︰民10:1-10、路4:16、徒2:44-47 引言︰ 如果建立了家庭崇拜,那還需要參與教會崇拜聚會嗎? 1. 會幕崇拜(民10:1-10) 2. 會堂崇拜(路4:16) 3. 教會崇拜(徒2:44-47) 總結: 讓我們信的人都在一處,成為活出美好見證的教會群體,得神得人的喜愛,主必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 思考問題: 為何要參與群體崇拜? 你認為群體式崇拜對信仰生命有何益處? 我們的教會生活如何幫助我們在未信者面前作見證?
2020年9月13日
限聚令於9月11起放寬至4人,因此教會已恢復晨禱會,但仍暫停所有實體主日崇拜、聚會及課程,改以網上直播進行,直至另行通告為止。主日崇拜之連結已於各群組發佈,未能同步參與的肢體,可之後上網收聽講道錄音。請肢體留意教會最新之公佈。 教會正堂及分堂暫停對外開放,如肢體需要到訪或協助,請先聯絡同工,以便作出安排。 急需口罩的肢體,請聯絡會友部周鳳琴堂委登記領取,每人每週限取一份,不得轉讓。如有問題,請與同工聯絡。 靈修部於2020年讀經積分獎勵計劃(舊約),本週讀經範圍︰以賽亞書九至三十一章。 林牧師於9月14至16日放假。期間肢體如需要協助,請聯絡傳道同工。 查經班繼續於逢週二上午10時至11時30分以Zoom於網上舉行,由林牧師親自主領,鼓勵各小組組員及慕道朋友參加。有興趣參加者,請聯絡 林牧師。 Facebook大組式小組分享繼續於逢週一晚上8時30分於網上舉行,鼓勵各小組組員及慕道朋友加入教會Facebook群組。查詢︰許琳茵傳道。 教會於9月舉行「中秋同心廣傳福音」行動,推動肢體在中秋佳節向家人和朋友送上主的祝福並分享福音信息,詳情可參閱海報及
2020年9月6日
教會已暫停所有實體主日崇拜、聚會及課程,改以網上直播進行,直至另行通告為止。主日崇拜之連結已於各群組發佈,未能同步參與的肢體,可之後上網收聽講道錄音。聚會安排之更新將於教會網站及Facebook/whatsapp群組發佈,請肢體留意。 教會正堂及分堂暫停對外開放,如肢體需要到訪或協助,請先聯絡同工,以便作出安排。 急需口罩的肢體,請聯絡會友部周鳳琴堂委登記領取,每人每週限取一份,不得轉讓。如有問題,請與同工聯絡。 靈修部於2020年讀經積分獎勵計劃(舊約),本週讀經範圍︰傳道書六章至以賽亞書八章。 查經班繼續於逢週二上午10時至11時30分以Zoom於網上舉行,由林牧師親自主領,鼓勵各小組組員及慕道朋友參加。有興趣參加者,請聯絡 林牧師。 Facebook大組式小組分享繼續於逢週一晚上8時30分於網上舉行,鼓勵各小組組員及慕道朋友加入教會Facebook群組及參加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hoipochurch。查詢︰許琳茵傳道。 Zoom馬可福音查經班(1)於9月12日(六)下午4時繼續上課,已報名肢體,
2020年9月6日 - 願望可成真
經文︰撒下23:13-17(代上11:15-19) 引言︰ 有一次大衛在亞杜蘭洞時,與跟隨者見面時,心中有個願望,「大衛渴想,說:「甚願有人將伯利恆城門旁、井裏的水打來給我喝。」(撒下23:15)。 I. 撒下23章的內容 1. 大衛臨終之言 (23:1-7) 2. 跟隨大衛的勇士(23:8-39) II. 他的願望,就是想飲家鄉水(撒下23:15) 1. 離鄉別井的人,內心的渴望 2. 等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得償所願 III. 大衛的願望,如何可以成真 (撒下23:16-17) 1. 有神幫助 (撒下23:5) 2. 有人樂意和願意幫助 (撒下23:16上) 總結: 人人都嘗試過有願望,但不一定經過深思熟慮,有時的願望是隨心發出的,但我們可以重新認真向神發出願望的禱告,求神實現/回應我們所渴求的事。 ※不要灰心,過程中必有神的愛和人的愛來關懷回應你。 思考問題: 我們生命中仍有多少願望,還未得償所願? 在你生命中,有沒有樂意為你作任何事的朋友/肢體? 你曾否為你所跟隨的領袖付出過什麼? 怎樣可以像大衛有神和人都喜